“世间本没有完美,完美只是对失去的事物的描绘。失去时你充分相信完美存在过,它残存在你的大脑中,挥之不去。”这是《不完美的舞者》一书中作者写下的一段话。我们都想过好自己想象中的完美一天,但在各自不同的生活中,或悲或喜,也逐渐懂得,“不完美”才是与这个世界最为亲密的关系。
这本书是作者甘露和芭蕾舞女演员的交集和分享,是一本有关芭蕾、训练、舞者、演出、舞团和生活的专著。除了作者的文章,其他都是舞者的回顾、思考和感受。书中的讲述人都是退役或现役芭蕾舞者,展现了各自的心路历程。酸甜苦辣咸的舞蹈生涯不仅有泪水和汗水,还有鲜花和掌声。从校园生涯到舞台中央,不变的是初心和梦想。书中有十四位口述者,作者把内容集结编辑成一部动人的、美丽的舞者画卷。
“芭蕾的痕迹”中的主人公杨梓,天还没亮就去跑步,回宿舍后又假装刚刚起床,然后洗漱,在和大家一起去跑步,每天睡前还要练功,坚持做完二百个背肌和二百个腹肌,就这样的生活,她坚持了7年。我们平时看到舞台上的芭蕾舞蹈演员,每一个都是既漂亮又优雅,但在舞台的背后,确是外人想象不到的坚韧与刻苦。她们从早到晚拼命地的练功,尤其是少年时期的小女孩,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不停地练习,自己给自己加练,甚至是偷偷的多练,就为了表现出“轻松自在的好天赋”,成为“天生的条件好”的舞蹈苗子。同样的,还有李怡燃,在抹黑的排练厅里独自练习,只为找到芭蕾与自身的灵魂触碰。她们在与周围人的竞争和被比较中成长,羡慕与嫉妒,肯定与赞扬,都激励着她们前进,对芭蕾的热爱和耐心从未改变。
“我平凡,所以被喜欢”中的平凡的方龄蒂,一个圆妈妈舞蹈梦的舞者。妈妈帮忙选了舞蹈,爸爸帮忙做了留在国内的决定,一切都是父母给做的选择,懵懂的自己只是接受。但是她坚强又隐忍的性格让她成为中央芭蕾舞蹈团这种顶级舞团的一员。脚上渗出鞋面的血、每天20圈的早功、专业课与文化课的博弈、老师紧盯的眼神,每一个都是成长路上有意义的一笔。有时看到其他演员挂靴,离开,又会感同身受,舍不得同伴和舞台。但是在她的心理,又一直觉得自己没有那么爱芭蕾,因为芭蕾也不爱我,依靠所谓的天赋,进入中芭,但又想,只有在真的离开时,才会想到舞台大幕拉开的一瞬间,既紧张又期待的心情。好在她找到自己喜欢的另一个赛道,做了自媒体,找到了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达到了舞蹈与自我的平衡。
“我爱芭蕾,但芭蕾不爱我”这句话对一个芭蕾舞的热爱者是何等的残酷。15岁,一个青春期的女孩,强忍着双脚骨刺的疼痛,向老师隐瞒病情,只为多跳一会儿舞蹈,在双脚与舞蹈中做选择时,毫不犹豫的说“想让我不再跳舞,除非让我死了!”,在制定手术方案时,为了节约时间,又选择风险较大的双脚一起手术,她说。“两条腿同时残废和保留一条腿对跳舞的她来说没有任何区别,就试试吧,没准儿会成功”。这种看似乐观、无奈又矢志不渝的心情让人不免心痛。好在皆大欢喜,手术成功了,她可以再跳舞了。但是,命运还是注定了她和芭蕾舞鞋的分离,我爱芭蕾,但芭蕾不爱我……
“不完美并不是全然的妥协,而是去理解和珍惜,做到尽力不留遗憾就好。”作者说,我们无法活在真空里,每天都在面对琐碎世俗的生活,生命中时间的流逝,本身就是遗憾的事情,但如果你那些失去会让你有所成长,那么这种失去也是一种意义上的完美。舞蹈背后的艰辛与美丽如同贝壳磨砺成珍珠的过程,虽然伴随着疼痛,但最终的结果是值得的,正如书中所表达的“一曲,一舞,谁能窥见贝壳磨砺珍珠疼痛的锋芒”。
生命是无止境的,磕磕绊绊、起起伏伏才是生活,生活不只是要达到某一种成就,每天为追寻自己的快乐而努力,就是最大的成就。接受自身的缺点,看淡生活中的各种不完美,才能摆脱不好的情绪,积极的拥包生活。
作者:唐山保通保畅应急大队 刘照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头条号
抖音号
快手号